当前位置:茶沃网 > 黑茶 > 六堡茶 > 六堡茶发展的四个阶段

六堡茶发展的四个阶段

浏览数:1

购买茶叶加微信咨询 HFN23408536  

六堡茶发展的四个阶段

六堡镇是一个地名,现在广西梧州六堡镇。明朝时,这里有头堡、鲍尔和六堡王。因为六堡茶产的茶是这个茶区品质最好的,所以六堡茶被称为这个茶区的茶。六堡茶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,以散茶为主,按六大茶的分类方法属于红茶。六堡茶因其独特的祛湿和调理肠胃的功效而繁荣传承。六堡乡及其周边地区自古就有茶叶生产,茶叶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。

一、肇始阶段

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大业以来,驻扎在岭南的50万军队开始寻求缓解湿热气候带来的水土不服。自古南方瘴气多,岭南聪明的先人会采摘野茶,直接烹煮,以祛湿消暑。先进的农业技术也被秦人引进,采摘野生茶叶逐渐形成分散种植,饮茶逐渐流行,同时也形成了客人奉茶的待客礼仪。到三国时期,制茶工艺萌芽,收集的茶叶先做成饼,晒干或烘烤。《晋书》年,记载“吴人采茶煮之,谓之茶粥”。可见,经过秦汉、三国、晋朝的漫长时期,茶叶在生产、工艺、饮用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。

二、发展阶段

唐至宋,盛世之下,文人推崇,饮茶成为时代潮流。随后,贡茶兴起,贡茶研究所的制茶技术研究推动了茶叶生产的不断改革。同时,茶叶重心南移,闽粤两省气候转暖,茶叶发展迅速,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的茶区。饮用方式由炒茶变为点茶,茶的形式由团茶变为散茶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陆羽《茶经》中提到的“蒸”,发展成为宋代六堡茶的主要泡茶工艺。在今天的六堡村,仍然有制茶的人继承它,用它来杀死六堡茶的老茶娘,除去新鲜的朱丽亚。六堡茶的茶型始于宋元,古代六堡茶一直以散茶的形式存在。虽然当时六堡茶没有命名,但六堡茶却出现在史书上。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和北宋诗人郑记载的“春紫笋茶,夏紫笋茶”,“舍茶封州,难得一日得两杯”。经检验,当时的丰州就是今天的封开县,是六堡茶唯一出口的地方。再者,在六堡茶周围的丛林中,不难发现一些800年以上的古树,足以证明在宋代六堡茶已经有了栽培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。

三、鼎盛阶段

经过宋元时期的大发展,六堡茶从明代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茶名。明代实行保甲制度。苍梧县有多县乡等十一个乡,多县乡有头堡、鲍尔、三宝、鲍斯、五堡、六堡。因为六堡茶产的茶是这个产茶区品质最好的,“六堡茶”是这个产茶区的茶名。六堡茶在民间多以大筐装散茶的形式出售,俗称六堡茶。

从明朝到清朝中期,人们的泡茶方法、器皿甚至泡茶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大型茶壶逐渐流行起来。在岭南广府文化区,人们习惯于用民窑粗瓷制成的大茶壶泡茶,这是广东人的喝茶习惯,刺激了广东六堡茶的消费,增加了对茶的需求,促进了后来的繁荣。咸丰、同治年间,六堡茶因其味浓、耐泡、一夜不变的口感而深入人心,成为广东许多地方人们日常使用的茶叶。

清朝中后期,社会动荡不安,南方人纷纷逃离家乡,远渡重洋来到南阳

随着六堡茶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航运的快速发展,六堡茶的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煮、蒸压筐、烘焙、双蒸双压逐渐出现并日趋成熟,成为六堡茶现代工艺的基础。

四、衰落阶段

1938年,日本侵略者在广东大亚湾登陆,西江水运被战争切断。六堡茶产量暴跌。直到抗日战争结束,很多茶馆被关闭或倒闭,六堡茶产业受到重创,跌入谷底。民族解放后,即使有短暂的复兴时期,六堡茶的繁荣也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只能停留在过去。所以六堡茶的古技基本处于“消失”状态。甚至有学者说:六堡茶过时了。

20世纪90年代以来,中国传统文化明显复兴,茶文化再度繁荣,六堡茶被反复提及。20多年后的今天,人们对茶的认识变得更加理性,这也是六堡茶重新进入茶人视线的原因。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,这种千年名茶必将再次繁荣昌盛!(文章来源于网络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
咨询联系人

咨询二维码
加微信: HFN23408536